在工厂生产中,过滤器是保障流体(液体、气体)纯净度、设备正常运行及产品质量的关键设备,其正确使用与维护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安全性。以下是工厂中过滤器使用的核心注意事项,涵盖选型、安装、操作、维护等全流程:
一、选型阶段:匹配工况需求
明确过滤目标
根据需要过滤的杂质类型(颗粒、胶体、微生物、化学物质等)、粒径范围,选择对应精度的滤材(如金属网、无纺布、活性炭、陶瓷、膜组件等)。
例:食品厂过滤液体需选择食品级无毒滤材(如316不锈钢滤网),化工腐蚀性流体需选用耐酸碱滤材(如PTFE材质)。
适配工况参数
确认流体的温度、压力、流量、粘度等参数,选择耐温、耐压符合要求的过滤器(如高温蒸汽系统需用耐高温密封圈,高压管道需强化壳体强度)。
避免因流量过大导致滤材过载,或压力过高造成过滤器破裂。
二、安装阶段:确保稳定运行基础
安装位置合理
安装在需要保护的关键设备(如泵、阀门、换热器)上游,避免杂质进入设备造成磨损或堵塞。
预留足够的检修空间,方便后期拆洗、更换滤材;同时远离振动源或高温辐射区域(除非过滤器本身具备抗振/耐高温设计)。
方向与密封正确
严格按照过滤器标识的“进出液/气方向”安装,避免反向导致杂质无法有效截留,甚至损坏滤材。
密封件(如O型圈、垫片)需与流体兼容,安装时确保无错位、无破损,防止泄漏。
管道预处理
新系统首次安装过滤器前,需冲洗管道内的焊渣、铁锈等杂物,避免初期杂质直接堵塞滤材。
三、操作阶段:规范运行流程
启动与停机操作
启动时缓慢开启进出口阀门,避免瞬间高压冲击滤材(尤其对精密膜过滤器,冲击可能导致膜破裂)。
停机时先关闭上游阀门,待压力卸除后再关闭下游阀门,防止流体回流冲刷滤材。
监控运行状态
实时监测过滤器进出口压力差(△P):正常运行时△P稳定,当△P超过设定值(通常为初始值的1.5-2倍),说明滤材堵塞严重,需及时清洗或更换。
观察过滤后流体的纯净度(如通过取样检测颗粒数、浊度),若超标需排查滤材是否破损或选型不当。
避免超范围使用
禁止过滤超出设计范围的介质(如原本过滤水的过滤器,不可用于过滤高粘度油类),防止滤材失效或壳体腐蚀。
不允许在无滤材状态下运行(如检修后忘记装滤材),否则杂质会直接进入下游设备造成损坏。
四、维护与保养:延长寿命,保障效率
定期清洗与更换滤材
根据工况制定清洗周期:可反冲洗的过滤器(如自清洗过滤器)需按规定频率启动反冲程序;不可反冲的过滤器(如滤芯式)需定期拆洗(用清水、压缩空气或专用清洗剂),清洗后检查滤材是否破损。
滤材达到使用寿命(如清洗后△P仍超标、滤材出现孔洞)时,必须及时更换,且更换的新滤材需与原型号匹配,禁止混用不同规格的滤材。
部件检查与维护
定期检查壳体、阀门、密封件是否有腐蚀、泄漏、变形,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。
对自动过滤器(如电动排污阀、差压控制器),需定期校准传感器、测试自控系统,确保自动排污、报警功能正常。
记录与追溯
建立过滤器维护台账,记录每次清洗、更换滤材的时间、操作人员、滤材型号及运行参数(如△P变化),便于追溯故障原因和优化维护周期。
五、安全与环保注意事项
安全防护
清洗或更换滤材时,需先确认系统已卸压,佩戴防护手套、护目镜(尤其处理腐蚀性或有毒流体时),避免接触危险介质。
高处安装的过滤器需搭建检修平台,防止坠落;重型过滤器需固定牢固,防止振动移位。
废弃物处理
废弃滤材(如含油、含化学污染物的滤芯)需按危废处理规范处置,不可随意丢弃,避免污染环境。
六、特殊场景补充
高温/高压过滤器:需定期检查壳体壁厚、法兰连接密封性,防止高温变形或高压泄漏。
无菌过滤器(如医药、食品行业):更换滤材后需进行灭菌处理(如蒸汽灭菌),并验证无菌效果。
燃气/粉尘过滤器:需避免滤材堵塞导致压力骤降,同时远离火源,防止粉尘堆积引发爆炸。